父母的聲音是專屬品牌
父母的聲音是專屬品牌
By 王薇瑄 聲鮮時采科技營運長、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父母為了要同時建立權威感與親切感,許多人著力於身教與言教。乾淨整潔的打扮,給孩子清晰的指令,孩子犯錯後的重新教育等,這可能都是父母時時致力經營的。
辛苦的父母是否注意到,與孩子平時溝通時的「聲音」呢?
聲音是奇妙的東西,其實可以拆解成兩個部分:一是說話時,聲帶振動所造成的「聲」;一是聽者從發聲者接收到的訊息──「音」。
我們熟悉的成語「餘音繞樑」,描述的是聽者對於音樂的回味,當發出「聲」後,留在聽者心裡的無盡的美好便是「音」了。
也許您會好奇:教育孩子除了要有父母的核心價值外,傳遞的過程──聲音,也那麼重要嗎?
如果把父母類比於常見的商業行為,可能產生這樣的連結:父母重視外表打扮,類似公司行號精心打造門面,在意的是在消費者眼中的印象;父母到社群平台上曬貼孩子考試滿分的照片,類似企業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經營官方帳號,透過數位工具宣傳戰績;父母格外重視品格教育,類似公司行號講求員工在單位發展過程中一起成長;父母帶著孩子參加淨灘公益活動,好比大集團重視企業責任,希望業績長紅與回饋社會齊頭並進。
那麼聲音呢?想必不少人都很熟悉線上串流平台Netflix,點擊影片後的Logo與「燈燈」的音樂聲,已是不可或缺;麥當勞的「ba da ba ba bah i'm lovin it」與可樂的主題曲,大家都會哼唱;迪士尼夢世界的音樂,甚至創造了一代的集體記憶,這些都是常見的聲音品牌的行銷方式。
有趣的是,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擁有適合品牌形象音樂的,比擁有不適合品牌形象音樂的,被記住的可能性高出 96%。
以常接觸到的音樂「回聲記憶」來說,歌曲旋律一旦被記住,或寫入短期或長期記憶中,我們便能辨識音符、歌曲、特定人的聲音,那是潛移默化的認同。
換句話說,當聲音品牌設計與品牌價值背道而馳時,聽者對品牌記憶的程度下降,便無法達成行銷的目的。
父母「為了孩子好」的言論,如果沒有用適當的聲音傳遞,當然也就造成反效果。
人類的視覺記憶(Iconic Memory)持續不到1秒,而「回聲記憶」(Echoic Memory)平均暫存4秒。這樣的時間差異,與人腦處理聲音的過程有很大的關係。聽到聲音時,耳朵會透過聽覺神經,以電一般的訊號決定丟棄或轉移,值得轉移的,就放到海馬體的短期記憶庫中。消費者聽到「聲音」的品牌,其認知與辨識度便會比「視覺」高。
父母教育孩子的立意良善,傾盡所有,固然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但在陪伴孩子時,若壓不住語氣中的不耐煩與冰冷,孩子當然會接收到聲音裡的情緒。
即使父母特別留心用字遣詞,字面上看起來並無不妥,但不對的聲音(包含音量、語調、語氣),便會夾帶不對的情感。
父母發出關心孩子的聲音,考慮到他們接收到的效果,便是專屬於孩子的父母聲音品牌。
許多孩子都以父母為模板,模仿他們做事的方式、工作的樣子、看待生活的態度;如果能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示範正確的聲音傳遞,使其浸潤於人格之中,想必孩子便能在求學與職場生涯中,多一分溝通與傾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