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 臉書粉絲頁
  • Youtube官方頻道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入口網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新聞發布
首頁 > 新聞發布 > 【青少年自拍調查暨《性私密影像》教案啟動】記者會
2025.06.25

【青少年自拍調查暨《性私密影像》教案啟動】記者會

有鑑於近年兒少性私密影像事件持續增加,為了加強校園預防教育,台灣展翅協會於6月25日舉辦「青少年自拍調查暨《性私密影像》教案啟動」記者會,正式發表與台北大學社會系陳易甫副教授合作的《青少年自拍行為調查報告》,同時發布與台灣放伴教育協會共同合作發展的《性私密影像》教案,針對國高中學生設計七堂數位素養先修課程,從「數位公民素養」到「性私密影像」全面佈署,展翅從教育端積極提出解方。
來源:台灣展翅協會官網活動紀實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青少年自拍調查暨《性私密影像》教案啟動】記者會



青少年自拍比例上升,私密影像風險不可忽視:防制教案全面啟動

有鑑於近年兒少性私密影像事件持續增加,為了加強校園預防教育,台灣展翅協會於6月25日舉辦「青少年自拍調查暨《性私密影像》教案啟動」記者會,正式發表與台北大學社會系陳易甫副教授合作的《青少年自拍行為調查報告》,同時發布與台灣放伴教育協會共同合作發展的《性私密影像》教案,針對國高中學生設計七堂數位素養先修課程,從「數位公民素養」到「性私密影像」全面佈署,展翅從教育端積極提出解方。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 2024年青少年性私密影像案件通報數達3,104件,約為2018年的5.7倍。案件數量的大幅攀升顯示當前青少年在網路環境中面臨的風險愈加嚴峻,以及影像性剝削問題的日益普遍與複雜。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張秀鴛司長親臨致詞,認為兒少性影像是兒少性剝削樣態大宗,肯定《性私密影像》教案透過生活化課程設計,引導學生建立身體界線與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青少年掉入兒少性影像剝削危機。

2023年一名國中女生,因與網友交換裸照後被勒索,影像亦遭惡意外流,導致在校園內遭到言語霸凌與孤立,造成不可計量的精神損傷,而這並非單一個案,類似情境已時有所聞。



台灣展翅協會陳逸玲秘書長呼籲「各相關政府單位,需要增強青少年的心理韌性,透過親職教育強化家庭保護力,在學校端深化性別平等與數位公民教育,都將有助於影像性剝削的預防及被害人復原。家庭與學校是關鍵防線,教育不該只放在孩子身上,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沒有人是局外人。」

台灣展翅協會深刻感受到兒少網路安全議題的重要性,因此時隔六年以《2018青少年自拍認知及行為調查》為基礎,歷時12個月以全國22個縣市的國中、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母體,樣本總數2908人。問卷內容包含基本資料、網路使用行為、傳送私密影像行為、親子關係與家庭監護能力、憂鬱傾向與心理健康測量、校園環境、身體意象及自尊等。將研究內容更廣泛與深入地觸及到青少年心理、家庭、人際、周遭環境等生活層面。

調查報告顯示「自拍裸露私密部位照片或影片」的比例從2018年的1.01%增長至2024年的2.14%。「傳自己的自拍照或影片給他人」的行為比例從2018年的0.47%,至2024年增加至1.21%。然而,「傳他人的自拍照或影片給他人」的行為比例,從2018年的2.16%下降至2024年的1.25%。其中,六都青少年「轉傳他人自拍照或影片」的比例則從2018年的1.22%略微下降至2024年的1.04%,全國則為1.25%。

上述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4年間,青少年在私密影像拍攝與傳遞行為上出現了不同趨勢。自拍相關行為的比例增加,反映了六年間社交媒體與數位工具的更加普及,以及青少年對自拍與傳送私密影像行為的接受度提升。但涉及他人性影像的轉傳行為則呈現下降或持平的趨勢,這一變化反映了影像性剝削日益受到關注的法制化背景,尤其是傳送他人影像所帶來的法律責任與刑事規範的加強,以及校園預防教育的加強,從而抑制了此類行為。

表2.1. 2018年與2024年各類型私密影像傳遞的盛行率

 

 

2018年調查*

2024年調查** (僅六都)

2024年調查**

(全體)

樣本數

N=1480

N=1476

N=2908

自拍無裸露私密部位照片或影片

3.31%

4.2%

4.04%

自拍裸露私密部位照片或影片

1.01%

2.14%

1.82%

傳自己的自拍照或影片給他人

0.47%

1.21%

0.89%

傳他人自拍照或影片給他人

2.16%

1.25%

1.35%

收過他人自拍照或影片

9.73%

9.66%

9.96%

轉傳他人自拍照或影片

1.22%

1.04%

1.25%

*2018年的調查範圍為台灣六大城市。
** 2024
年的調查範圍涵蓋台灣22個縣市。

 

在網路使用行為調查中,有直播經驗的青少年具較高的比例拍攝清涼或裸露影像、傳遞與接收性影像等行為。而使用交友軟體者,在所有私密影像行為(如自拍、傳送、接收和轉發他人自拍照或影片)上均顯示出較高的行為比例。在直播環境中,常可見以「抖內」鼓吹或遊說拍攝清涼影像甚至裸露影像,在交友軟體的文化中,換照更是一種常見的互動模式,其中也包括交換裸露影像。當青少年暴露在這些環境中,可能增加其遭受性剝削或網路安全威脅的風險,因此協助青少年強化其對於線上交友風險的識別能力,及自我保護意識極為重要。

另外,相較於親子關係監管,親子關係與多數的私密影像行為有負相關,顯示提升親子關係會是預防措施中有效的介入手段。其次,學校氛圍是青少年私密影像行為的重要相關因素,當學校內同儕對性的話題或打鬧行為盛行、或並不覺得不妥的環境中,青少年對於涉入私密影像行為,就會抱持著贊同及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態度。

最後,本次調查也發現,有私密影像行為的青少年有較高的負面情緒及身體與臉部焦慮。此外,他們也有較低的正向情緒和自尊。這顯示私密影像行為與青少年負面發展結果息息相關。當然,受限於資料,本次調查無法探知這些負面發展結果是發生私密影像行為的原因還是後果。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對於發生私密影像行為的青少年,需要針對其身心發展進行關懷,未來介入方案也需要將青少年心理健康、自尊及可能的身體、臉部焦慮納入。

《性私密影像》教案提供教師面對私密影像議題時開展實用、敏感度高的教學工具。教案內容涵蓋數位公民素養、影像倫理、同儕壓力等核心主題,「3C 使用調查、數位足跡與網路隱私、網路交友、認識性私密影像、性私密影像外流、案例討論、自我保護與拒絕加害」等課程,以生活化、分享、互動的方式,讓學生直視網路使用習慣、加強危機處理能力、辨別網路陷阱、以及尊重他人莫成為加害人。幫助青少年在數位風險中建立健康的人際觀與身體自主權益意識,建構校園性影像事件預防教育的第一道防線。

教案即日起開放免費下載,提供教師、社工、家長、任何需要的人使用,一起協助青少年建立數位防禦力。

關於《性私密影像教案》:
📥 教案免費下載:https://reurl.cc/paQxNQ
👉 教師工作坊報名資訊:https://reurl.cc/9Dgovj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入口網 入口網
服務電話: 02-25621233
傳真號碼: 02-25621277
劃撥帳號: 17927432
服務信箱: ecpattw@ecpat.org.tw
服務地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26號4樓之5
衛生福利部公益彩卷回饋金
2020 ECPAT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