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 臉書粉絲頁
  • Youtube官方頻道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入口網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新聞發布
首頁 > 新聞發布 > 【數位教養不卡關,專家替你來把關】
2023.02.21

【數位教養不卡關,專家替你來把關】

台灣展翅協會在2022年度舉辦「數位教養不卡關」線上親職講座,每集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討論面對數位時代家長們面臨的親子教養挑戰,邀請的來賓有: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親職作家曾多聞和顏安秀、少年保護官吉靜如、YouTuber六指淵…等16人上線分享,分別從家庭教養、學校生活適應、心理健康、人際及愛情、法律等不同層面切入,讓家長從多元角度理解及協助發展孩子的網路行為,藉此提升孩子數位生活保護力。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台灣展翅協會在2022年度舉辦「數位教養不卡關」線上親職講座,每集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討論面對數位時代家長們面臨的親子教養挑戰,邀請的來賓有: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親職作家曾多聞和顏安秀、少年保護官吉靜如、YouTuber六指淵…等16人上線分享,分別從家庭教養、學校生活適應、心理健康、人際及愛情、法律等不同層面切入,讓家長從多元角度理解及協助發展孩子的網路行為,藉此提升孩子數位生活保護力。

 

孩子在數位世界闖蕩難免遭遇風險危機,尤其在青春期的成長和探索階段,整理講座中專家們的討論,我們大致可從三個面向來看,在「身體發展」上,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大腦仍在發展中,容易有衝動、情緒化的行為,或做出冒險的事,致使出現一些麻煩;以「心理發展」來看,部分孩子的心理需求因無法在現實生活獲得滿足,進而轉向網路世界尋求認同感及成就感,然無法掌握界線時,導致傷害發生;而因著「網路特性」如:無國界、散布快、隱匿性高等,許多犯罪形式從現實延伸至網路,但匿名性及便利性也易使孩子誤以為可以毫無顧忌,嚴重時涉及法律問題。

 

「家庭裡的數位素養」已是現代家長的必修課,孩子最開始接觸網路及最常上網的地點都在家中,因此,培養孩子平衡線上線下生活、知道可運用的網路資源、保護個資隱私、掌握數位足跡、經營網路人際、對抗網路霸凌以及媒體識讀能力,都是家長們需要養成孩子具備的數位素養。而在疫情下孩子使用網路時間拉長,網路所延伸的危機,例如網路沈迷、網路犯罪、網路霸凌、性私密影像外流...等等更不容小覷。

 

要能預防或減少傷害,主動和孩子討論這些問題,是保護孩子安全最好的方式。家長可以怎麼做呢?首先,父母是孩子學習做人處事、情感互動交流的模範,因此「以身作則」很重要,身教遠比絮絮不休的嘮叨有效地多,家長在生活中及網路社群裡都有合宜、健康的行為,當孩子有失衡或差錯時,才有與孩子談論的底氣;二是在平時就與孩子累積「關係資本」,家長要練習傾聽、同理孩子,當孩子能感受支持及鼓勵,在他有需求或問題時也會願意與父母求助,家長才有機會協助孩子,降低孩子犯錯或受傷的可能;第三是培養孩子多元興趣,別讓手機成為孩子的電子保姆。在現在 3C 遍地的世代,家長要能引領孩子運用網路工具探索世界,而不是唯一娛樂,只要家長有意願,都能豐富孩子五感探索,創造真實體驗,啟動素養能力,與孩子一起迎向無限可能的未來。

 

想知道更多教養孩子數位安全的小撇步可以至台灣展翅協會的 YouTube 觀看數位教養不卡關系列影片喔!

網址連結:https://www.youtube.com/@ecpattw

講師強大陣容 + 專業內容

s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家長可從「依年齡層調整使用3C時間」、「和孩子的約定」兩個面向,著手開啟使用網路的議題。

s   Google Could台灣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副總經理賴秀雯: Google推出的「Be Internet Awesome」教學資源,帶領孩子有效的認識網路安全。

s   社工督導陳至心:網路沉迷其實是個假議題,孩子生活沒有重心才是我們真正該擔心的議題。

s   教育媒體工作者蔡伃婷:判別網路霸凌三種類,並分享家長可協助的方法,如以身作則、心態調整以及資訊素養等。

s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家長如何和孩子談「尊重」、「同意」,讓孩子知道「如何拒絕」、「接受被拒絕」等身心自主界線等,皆是重要的課題。  。

s   台灣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家長可以適時與孩子討論和練習,如何回應他人索取私密影像的要求。

s   諮商心理師利美萱:孩子在青春期情竇初開、亟欲尋求認同的時期,父母可以試著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的內在評價,從而讓孩子建立自信心。

s   國小候用校長顏安秀:素養的本質應該是培養孩子成為能負責、擁有成長性思維、能活用自身所學知識的公民,並有解決問題、懂得愛與表達愛的能力。

s   旅美新聞工作者曾多聞:數位公民素養是一整套孩子們在未來數位世界裡所需要的能力,能夠成功與人溝通、表達自己也尊重別人的技能。

s   戴羽晨律師:請把所有阻止孩子使用網路的力氣,放在了解孩子今天的生活過得如何上!

s   社工督導許悌蓉:「關係資本的累積會成為家長的籌碼」,當孩子願意跟家長訴說,家長才能提供及時的協助。

s   兒童精神科陳俊元醫師:家長要相信過去對孩子的愛與付出,足夠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大人!

s   少年調查保護官吉靜如:了解網路犯罪的樣態以及家長的防範措施。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觸法,預防關鍵在於家長的觀察及引導。

s   勵馨基金會特約講師郭雅真:家長要以「輕鬆」的態度與孩子談論戀愛議題,並在平常就建立「聊天」的習慣,有助於即時了解孩子狀況。

s   YouTuber六指淵:數位時代的誘惑太多,孩子應該要找一些興趣去降低網路的誘惑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趁現在學習力強時努力精進自己的不足。

s   Google新加坡專案經理Lucian Teo:在教育青少年這塊,以身作則比發號施令更有效。

 

 

 

TRANSLATE with x
English
Arabic Hebrew Polish
Bulgarian Hindi Portuguese
Catalan Hmong Daw Romanian
Chinese Simplified Hungarian Russian
Chinese Traditional Indonesian Slovak
Czech Italian Slovenian
Danish Japanese Spanish
Dutch Klingon Swedish
English Korean Thai
Estonian Latvian Turkish
Finnish Lithuanian Ukrainian
French Malay Urdu
German Maltese Vietnamese
Greek Norwegian Welsh
Haitian Creole Persian  
 
TRANSLATE with
COPY THE URL BELOW
Back
EMBED THE SNIPPET BELOW IN YOUR SITE
Enable collaborative features and customize widget: Bing Webmaster Portal
Back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入口網 入口網
服務電話: 02-25621233
傳真號碼: 02-25621277
劃撥帳號: 17927432
服務信箱: ecpattw@ecpat.org.tw
服務地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26號4樓之5
衛生福利部公益彩卷回饋金
2020 ECPAT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