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 臉書粉絲頁
  • Youtube官方頻道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入口網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新聞發布
首頁 > 新聞發布 > 打擊網路誘拐,從兒少參與做起!德國的兒少性剝削防制之路 
2022.07.01

打擊網路誘拐,從兒少參與做起!德國的兒少性剝削防制之路 

網路誘拐(Online Grooming)是指在數位世界中,加害人試圖博取未成年人的信任或讓兒少產生依賴,並與其建立關係。在誘騙成功後試圖操控兒少,同時進行一連串的性剝削行為,例如強迫兒少拍攝裸露影片或照片。 近幾年來,德國社會及政府也日趨重視網路誘拐對兒少的危害,尤其從2018年開始,官方統計的網路誘拐事件,每年高達3000多起,若納入所有形式的兒少性剝削,更超過1.4萬件,平均每天發生40起兒少性剝削案件,甚至造成每年100多名德國兒少死亡。 為加強打擊網路誘拐的力度,柏林當局以及德國民間,積極採取多項預防措施來保護兒少。我們可從「德國警政單位」、「法規修改」,以及「社福團體暨青少年參與」等三個面向來了解,德國在網路誘拐防制上做了哪些努力。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網路誘拐(Online Grooming)是指在數位世界中,加害人試圖博取未成年人的信任或讓兒少產生依賴,並與其建立關係。在誘騙成功後試圖操控兒少,同時進行一連串的性剝削行為,例如強迫兒少拍攝裸露影片或照片。近幾年來,德國社會及政府也日趨重視網路誘拐對兒少的危害,尤其從2018年開始,官方統計的網路誘拐事件,每年高達3000多起,若納入所有形式的兒少性剝削,更超過1.4萬件,平均每天發生40起兒少性剝削案件,甚至造成每年100多名德國兒少死亡[1]。

為加強打擊網路誘拐的力度,柏林當局以及德國民間,積極採取多項預防措施來保護兒少。我們可從「德國警政單位」、「法規修改」,以及「社福團體暨青少年參與」等三個面向來了解,德國在網路誘拐防制上做了哪些努力。

技術、宣導兼顧的德國警察機關

面對數量不斷增多的兒少性剝削案件,德國警政單位的調查人員表示,其將投入更多的人力及偵查技術,來打擊網路誘拐及兒少性剝削。根據《德國之聲》(DW)報導[2],當前的調查技術,大約可以有效識別90%的兒童性虐待圖像、影音等內容,然而其依然希望識別力度能再進一步提升。

德國北萊茵-西發利亞(Nordrhein-Westfalen)網絡犯罪調查中心負責人、州高等檢察官哈特曼(Markus Hartmann)表示,德國警方目前也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國家合作,寄望能在案件調查、技術提升、資訊互換與辦案效率上有所發展。

哈特曼也強調,德國政府除積極協助遭受網路誘拐、性虐待的兒少創傷治療,同時也開始增加對加害者的行為研究,藉此試圖了解「為什麼加害人會有這些行為?」、「我們該如何治療這些犯罪者?」等議題。

此外,警政機構的網絡犯罪調查小組,亦會定期向社會大眾進行兒少性剝削防制宣導,並出版相關教學資源,讓學校教師、父母了解何謂網路誘拐,如何防制、打擊網路誘拐事件。

修法給予檢調單位更多調查權限

德國國會於2020年3月審議通過《刑法》修正法案,針對調查網路誘拐犯罪刑事手段進行修正[3],主要從兩個方向著手:

1.      在中央機關嚴格的規範及培訓下,執法人員被允許運用人工智慧生成的「虛假兒少性剝削內容」,進行「釣魚偵查」。

2.      過往在德國,若誘拐者試圖誘拐「偽裝成孩童的家長或調查者」,就算具有犯意,也不會構成刑事犯罪。但在法案修正通過後,只要加害人具有犯意,就算是誘拐裝作兒少的執法人員,也將受到法律制裁。

當前,德國國會也將針對遭起訴的網路誘拐者、兒少性剝削內容製作與散布人士,加速其審理及定罪程序,並加大力度懲戒經營兒少性虐待內容的網路服務提供業者。

德國兒童救助協會(Deutsches Kinderhilfswerk)對此項修法表示讚揚,認為是打擊兒少性剝削及網路誘拐的重要一步。但該協會也指出,在兒少性虐待案件逐年飆升的窘境下,這樣的修法僅是起頭,警、檢雙方都必須做更大的努力,來保護孩童。

民間組織廣邀兒少共同參與網路誘拐防制倡議

為使德國青少年及社會大眾對於網路誘拐能有更通盤的認識,德國眾多的非營利組織也加入對抗此類犯罪的行列[4]。

德國打擊兒少性剝削的非營利組織ECPAT Deutschland便認為,讓青少年實際融入宣導活動中相當關鍵,藉由籌備規劃到執行倡議活動,更能使孩子在過程中深刻認識到預防、處理兒少性剝削的重要性。

因此,ECPAT Deutschland經常邀請青年擔任其組織的志工或實習生,以孩子自身的觀點和非營利組織交流,並且搭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舉辦系列活動,讓兒少知道自己擁有的權利及權益。

ECPAT Deutschland也會定期舉辦「青年參與公共事務聯邦會議」,傾聽青年對家庭、社會議題的看法,讓他們在面對網路誘拐等犯罪事件時,不再僅是聽從大人的建議,兒少自身也能分享看法,讓「表意權」充分發揮。

舉例來說,ECPAT Deutschland過往曾與諸多國際兒少服務機構合作,共同開展了「Make it safe」訓練計畫,邀請兒少共同製作網路隱私保護,網路誘拐、性勒索防制影片、漫畫,從青少年的視角來防範兒少性剝削,同時也給予家長和孩子一起成為良好數位公民的建議。有關家長建議及青少年製作的漫畫,可參考下方連結:

家長建議

http://www.make-it-safe.net/index.php/en/by-and-for-youth-leaders-for-parents/by-and-for-youth-leaders-for-parents-for-parents

兒少製作的網路安全漫畫

https://ecpat.be/wp-content/uploads/2015/01/BD-anglais.pdf

此外,談到青年參與,便一定要提到由德國網路安全中心(Saferinternet DE)所營運、德國政府監管的網安組織「klicksafe.de[5]」,klicksafe內部設有兒少網路安全青少年團隊,所有成員都是由關心網路兒權議題的青年學子所組成,其透過擔任「網路偵查員」的身分,在Facebook、WhatsApp等社交、通訊平台上與全球的青少年互動,協助他們認識與數位素養、網路隱私有關的事件及知識。

自2009年起,這群年輕人持續在網路上觀察及蒐集資料,其對於網路誘拐的防制,也有一些建議[6]想告訴父母、監護人:

1.和您的孩子展開對話

無論家長與家中兒少的關係如何,都可以試著了解孩子在網路上喜歡瀏覽的網站,經常使用的平台,並詢問孩子的上網感受。

畢竟,很多孩子在遭受網路誘拐等傷害後,多不願、也不敢和父母反應,甚至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因此,若父母能平時就陪伴孩子,提早與兒少建立適當的溝通關係,並在孩子的上網行為不符合您的期待時,試著用討論的方式代替責備,便有機會讓孩子不再懼怕跟父母互動,更能提升其敞開心胸的機會。

2.讓孩子知道求助管道

父母與監護人可以讓孩子知道,若發現有疑似網路誘拐、性勒索,或不慎瀏覽到非法、不當的網路內容,除向親人求助外,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向外界尋求諮詢或檢舉。在德國,民眾可以使用「Hilfe-Portal Sexueller Missbrauch」諮詢平台,以及「Nummer gegen Kummer eV」匿名檢舉熱線求助,也可向專門提供12歲以上兒少網路安全建議的社福組織「Youth.support」聊聊。

而在台灣,民眾也可以多加運用台灣展翅協會的「Web885網路諮詢專線」,以及「Web547檢舉熱線」,反應不當的網路事件及內容。

Web885網路諮詢專線

http://www.web885.org.tw/web885new/

Web547檢舉熱線

http://www.web547.org.tw/web5472010/

3.培養孩童辨識網路誘拐的覺知

雖然網路誘拐的手段相當多元,但加害者所使用的誘拐策略還是有跡可循,例如在對話過程中,加害人喜歡跟孩子談論他們是否有過性經驗、是否想要以「交換裸照」的方式,在網路遊戲中得到寶物,或是詢問周遭是否有大人、希望將原本使用的對話平台,更換到其他更私密的通訊平台,甚至要求孩子開啟網路視訊攝影機,並強迫孩子裸露私密處。若有上述任何一項事情發生,請孩童立即停止與對方聊天,並尋求信任的人建議。

此外,父母也可以解釋遭受網路誘拐後,孩子往後可能會遇到的危機,像是傷害有可能是一輩子的,因為你的私密影像、照片可能會不斷在網路流傳,加害人也有可能從原本的金錢勒索,轉向對兒少身體的侵害。

4.善用數位工具過濾陌生訊息

家長可與兒少討論,哪些個人隱私訊息可以不要公布,或隱藏於社群、通訊平台中,並在接收到陌生訊息時,利用數位工具設定警示提醒。減少自身數位足跡的同時,也消弭有心人士騷擾的可能。

參考資料:

How Germany and the EU combat child abuse(DW)

Germany: Online child abuse investigators to get more powers(DW)

Germany registers shocking number of child abuse cases(DW)

Kinder- und Jugend­­partizi­pation(ECPAT Deutschland)

German Safer Internet Centre(Better Internet for kids)

Cybergrooming-Help with child sexual harassment(klicksafe)


 

 [1] DW. (2022, July 03). Germany registers shocking number of child abuse cas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w.com/en/germany-registers-shocking-number-of-child-abuse-cases/a-49094444

[2] DW. (2022, July 12). How Germany and the EU combat child abus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w.com/en/how-germany-and-the-eu-combat-child-abuse/a-62308407

[3] DW. (2022, June 28). Germany: Online child abuse investigators to get more powe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w.com/en/germany-online-child-abuse-investigators-to-get-more-powers/a-52037583

[4] ECPAT Deutschland. Kinder- und Jugendpartizipation. Retrieved July 01, 2021, from https://ecpat.de/kinder-und-jugendpartizipation/#allgemeine%20Informationen

[5] German Safer Internet Centre. Awareness centre. Retrieved July 01, 2021, from https://www.betterinternetforkids.eu/sic/germany

[6] klicksafe.de. (2022). Cybergrooming. Retrieved July 04, 2021, from https://www.klicksafe.de/en/cybergrooming#c50065

TRANSLATE with x
English
Arabic Hebrew Polish
Bulgarian Hindi Portuguese
Catalan Hmong Daw Romanian
Chinese Simplified Hungarian Russian
Chinese Traditional Indonesian Slovak
Czech Italian Slovenian
Danish Japanese Spanish
Dutch Klingon Swedish
English Korean Thai
Estonian Latvian Turkish
Finnish Lithuanian Ukrainian
French Malay Urdu
German Maltese Vietnamese
Greek Norwegian Welsh
Haitian Creole Persian  
 
TRANSLATE with
COPY THE URL BELOW
Back
EMBED THE SNIPPET BELOW IN YOUR SITE
Enable collaborative features and customize widget: Bing Webmaster Portal
Back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入口網 入口網
服務電話: 02-25621233
傳真號碼: 02-25621277
劃撥帳號: 17927432
服務信箱: ecpattw@ecpat.org.tw
服務地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26號4樓之5
衛生福利部公益彩卷回饋金
2020 ECPAT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