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 臉書粉絲頁
  • Youtube官方頻道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入口網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新聞發布
首頁 > 新聞發布 > 【網路的力量該如何運用妥當?】
2022.03.23

【網路的力量該如何運用妥當?】

網路力量的強大之處,除了可以海涵眾多的資訊之外,更讓人著迷的是他能不限距離及人數將彼此串聯在一起。 現在的時代與過去不同,孩子不再只是服從及被教育者,不僅是在<<兒童權利公約>>中表意權的保障,現在無論是家長、老師甚至是所有成人都應該知道並且實踐讓孩子能夠表達自我意見及感受。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網路力量的強大之處,除了可以海涵眾多的資訊之外,更讓人著迷的是他能不限距離及人數將彼此串聯在一起。

現在的時代與過去不同,孩子不再只是服從及被教育者,不僅是在<<兒童權利公約>>中表意權的保障,現在無論是家長、老師甚至是所有成人都應該知道並且實踐讓孩子能夠表達自我意見及感受。

 

網路的興起讓學生的力量乘上好幾倍

老師和學生起衝突的事件時而發生,然而該如何處理讓三方(師長、學生、家長)滿意可能會是需要平衡的難題,學生的年紀比其他兩方來的年幼、身分上也是一位學習者,比起成人以權力來說可能是比較小的,這可能會讓學生在提出訴求時的力道不足以讓成人重視及了解,而網路的興起,當師生發生衝突時,當事者學生或是旁觀的學生可能隨手錄影將事發經過記錄下來並放上網路,雖然讓學生擁有超乎想像的支持,而這也可能讓他人捕風捉影,無法了解真相。

 

不同面向的影響

當事件的關注度提高,處理的積極度會隨之上升,但也引發不同面向的影響。網友們很可能會因此有些評論並自顧的主持公道,再加上網路發言的用詞通常不那麼圓融及委婉,甚至可能有人身攻擊及與事實不相符言論出現,對於當事人來說,這都已經是網路霸凌。事件的處理通常會需要時間釐清真相,立場不同時的發言所組成的故事也會有些落差,當讓更多的網友加入戰場,形成站邊的論戰,場面將更加混亂,再加上具有爭議性的事件,更難迅速辨別及溯源事件的起源及中間的過程究竟有多少摩擦,承受這些壓力的都將落回當事人身上。

 

更好的方式

對於那些不被家長支持的學生來說,可能處在更加相對弱勢的狀態,網路的力量無非是一劑強心針,過去的有苦難言、無人支持只能被打壓,透過網路可以集結眾多網友的力量,甚至可能被新聞傳播,從孤軍奮戰到擁有更強大的力量,終於可以獲得他人的協助,並且讓更多人知道對方不合理的對待,然而我們只能有這個方法嗎?

 

回到最一開始談的,如果學生PO上網路,為的是尋求正義,希望借助網路的力量得到公平,那麼若是學校及家庭能夠提供接納學生的想法及意見的場合及氛圍,或許可以有更和平及流通的對話,而非情緒的嘶吼。

討論這個議題跟「公審」有些相似,我們都不喜歡有其他不了解事情全貌的人來評斷是非,而且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希望有網友們情緒性的用詞來影響當事人的情緒,但不同的是,這次的身分角色所擁有的權力有些不同,還是會期待並且引導學生們當遇到與師長的衝突時可以有更好的反應方式,然而也該思考的是學生是不是在別無管道之下,只能透過這種方式取得正義呢? 申訴的管道是不是不夠完善呢?

除了學校端,也想提供給學生一些想法,當我們想要集結眾人的力量聲張自己所遇的不公平,或許也可以用連署的方式,仍然可以運用網路互相宣傳有相關的連署活動,尋覓擁有相同經驗的同學,有較正式的文件及流程,並減少陌生網友的攪局,或許可以讓事情更加單純,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喔!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入口網 入口網
服務電話: 02-25621233
傳真號碼: 02-25621277
劃撥帳號: 17927432
服務信箱: ecpattw@ecpat.org.tw
服務地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26號4樓之5
衛生福利部公益彩卷回饋金
2020 ECPAT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