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 臉書粉絲頁
  • Youtube官方頻道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入口網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網路安全資料館
首頁 > 網路安全資料館 > 2022年Web885網路諮詢熱線觀察報告
2023.02.07

2022年Web885網路諮詢熱線觀察報告

2022年Web885網路諮詢熱線總計接獲115件諮詢,數位性暴力相關諮詢為61件(53%)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統計數據

2022年Web885網路諮詢熱線總計接獲115件諮詢,數位性暴力相關諮詢為61件(53%)。當事人以女性最多佔64%,年齡層從7歲至48歲。單項諮詢類型以性勒索為最多佔3成(35件),其次為性私密影像(16件)及個人資料及隱私(15件)。其他則包含詐騙、性騷擾、日常生活被偷拍等問題。

 

 

 

觀察發現

1.誘騙及性私密影像諮詢 突顥數位性暴力司法保護問題

網路誘拐、兒少性剝削、性私密影像、性勒索皆為數位性暴力的不同形式,計有61件諮詢,兒少被害人佔34%,其中遭企圖誘騙性私密影像的被害人最小年僅10歲。61件諮詢中,涉及不同程度的數位性暴力或兒少性虐待行為,從與兒少進行性對話、傳送色情圖片、要求傳送或偷拍私密照、散布私密影像給被害人家人朋友或上傳到網路上、或以私密影像威脅付錢、要求更多影像、維持關係,也出現假冒被害人身份,張貼私密影像及誹謗不實的內容等。

當事人不論影像是否已遭散布,都擔心影像是否會(再次)被散布,詢問如何協助移除內容或阻止發生。然而諮詢者中僅有7人報警,大多數諮詢者都表達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或是不確定可以報警、不知道有法律可以協助、不清楚司法程序會如何進行。此外,若加害人是網友、外國人、陌生人或是與對方關係發生在多年之前等狀況,被害人較少採取司法行動,而是希望能移除影像或脫離被威脅處境即可。以上都突顯基於影像的性暴力問題的複雜度,以及現今民眾對於台灣司法在此議題的不熟悉甚或不信任。

2.青少年情感教育及性教育刻不容緩

在兒少網路交友及兒少性私密影像有關的諮詢中,可觀察到網路社群、遊戲、即時通訊等等都是青少年與他人互動的重要管道,網路的匿名性,讓青少年可以更展現自己,但也增加風險危機,有心人士更容易偽裝身份、隱藏犯意接近青少年。因此,教育兒少對於身體界線、健康的人際互動、情感及性教育等議題,協助兒少辨識網路誘拐是很重要且刻不容緩的工作。

3.網路個人資訊及隱私 掌握數位足跡

在個資隱私議題,最常出現照片及帳號被盜用,有的被盜用假冒身分發言或張貼不實或色情資訊;或是網路言論衝突,被肉搜張貼個人資訊或照片做人身攻擊。若是帳號被盜用,目前社群平台有帳號取回機制可以申請,明顯可識別的個人資訊也仍有一定檢舉機制。但是照片被盜用或是第三者難以判別真偽的資訊,則往往難以單純靠平台檢舉移除,而原始照片通常是當事人放在全然公開的網路社群,被陌生人盜用做為其他用途。了解及懂得保護個人資訊隱私的揭露程度,掌握數位足跡,是上網安全的基本課題。

4.家長需認識孩子的網路行為

Web885接到有關兒少的諮詢案件,包含人際互動、性騷擾、性探索、私密影像、網路霸凌、個資隱私等等,當家長發現時往往都是問題正在或已經發生了。以網路誘拐為例,皆為家長檢視孩子的手機或社群對話發現異常,而即時介入阻止進一步拍攝私密影像。因此,要能預防事件發生,家庭中的數位素養教育是根本,了解孩子的網路行為,上網做什麼事,用哪些平台或應用程式,和哪些人互動,什麼是合宜健康的人際相處,和孩子討論辨識風險危機,以及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相信任何事情都可以和家長說,家長會願意傾聽及想辦法幫助他。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入口網 入口網
服務電話: 02-25621233
傳真號碼: 02-25621277
劃撥帳號: 17927432
服務信箱: ecpattw@ecpat.org.tw
服務地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26號4樓之5
衛生福利部公益彩卷回饋金
2020 ECPAT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