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 臉書粉絲頁
  • Youtube官方頻道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入口網

兒童版 青少年版 家長版
入口網
  • 關於我們
  • 活動快訊
  • 新聞發布
  • 科技新知專欄
  • 教學資源下載
  • 網路安全資料館
網路安全資料館
首頁 > 網路安全資料館 > 兒福聯盟2022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
2022.02.23

兒福聯盟2022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

(中央社報導)兒福聯盟22日公布「台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FoMO)調查」結果,發現逾8成兒少曾有社群恐慌狀況;兒盟建議,降低兒少使用網路風險必須大家共同努力,若發現孩子有相關症狀,應儘速尋求專業協助。(兒福聯盟提供)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傳真 111年2月22日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原新聞網址中央社

調查:8成兒少社群恐慌 接觸「冰棒」App更嚴重

2022/2/22 18:53(2/22 19:01 更新)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2日電)兒少使用網路頻繁,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逾8成兒少曾有社群恐慌狀況,近來更有俗稱「冰棒」的社交App讓兒少隱私無所遁形,調查也顯示,兒少接觸此App後負面情緒更嚴重。

兒福聯盟今天公布「台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FOMO)調查」,這項調查是在去年11月10日至12月8日期間進行,調查對象為台灣七年級至高三生,其中國中生占比47.6%、高中生占比52.4%,共回收1818份問卷,回收率為85%。

調查顯示,兒少最常使用社交平台,依序為Messenger(80.4%)、Instagram(77.5%)、Facebook(72.9%)以及LINE(72.2%),都有超過7成的使用率,其次則為兒少社群流行的新興平台,像是抖音(55.1%)、Zenly(33.3%)等。

調查也顯示,有66.0%的兒少認為「在網路上交朋友比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容易」,等於平均每3個兒少就有2個習慣在網路上交朋友,網路交友越來越容易,也使得兒少對網路社群使用的黏著度提高。

不過,網路社交機會增加難免也讓兒少面臨較高的網安風險,調查兒少是否曾遇到網友的特殊要求,26.5%兒少曾遇網友提出特殊要求,較2020年(20.2%)增加6.3%,進一步查看各項特殊要求,最常見也是增加最快的是要求情侶交往(14.1%),其次為要求視訊通話(13.1%)及單獨約見面、提供個人資料(9.9%)等。

兒福聯盟指出,調查顯示,已有86.9%兒少曾有任一項FOMO狀況,遠高於美國成人比例69%,也有23%孩子表示因社群恐慌有產生像孤單、自卑等負向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兒福聯盟表示,這次調查發現有約1/3的兒少下載一俗稱「冰棒」的新興Zenly App,App有準確的定位功能可即時顯示使用者所在位置給互為好友關係的用戶,讓好友得知使用者移動路徑,甚至連對方手機電量與充電時間都能掌握,現也有不少兒少藉互加此軟體並設定好友來證明彼此情誼。

兒福聯盟也分析發現,有社群恐慌的孩子一旦接觸了Zenly,焦慮、失眠等負向情緒會比未使用者來得高,且因其希望能受到他人歡迎的需求比其他孩子多,會想要花更多時間在平台上瀏覽、互動。

兒盟建議,降低兒少使用網路風險必須大家共同努力,包含網路社交平台業者應提供警語並告知求助管道,學校應加強網路素養培育課程,並成為可信賴的第一線求助對象,家長也需要多留意孩子網路使用狀況並共同制定使用時間,若兒少使用網路時若不時感到焦慮,甚至因此失眠且影響生活,都可與兒福聯盟踹貢少年專線服務聯繫(0800-001769),或至身心科門診接受醫師完整評估。(編輯:張芷瑄)1110222

♥ 兒童福利聯盟(2022)。2022臺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FoMO)現象調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331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入口網 入口網
服務電話: 02-25621233
傳真號碼: 02-25621277
劃撥帳號: 17927432
服務信箱: ecpattw@ecpat.org.tw
服務地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26號4樓之5
衛生福利部公益彩卷回饋金
2020 ECPAT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
TOP